近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对备受关注的“AI生成图像侵犯动漫角色著作权”案作出一审判决。这是我国首例涉及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与输出内容构成著作权侵权的案件,标志着AI内容生成领域的法律边界进一步明晰。
法院经审理查明,被告某科技公司开发并上线的一款AI绘画生成应用,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使用包含《斗破苍穹》中“美杜莎女王”角色在内的大量动漫作品图像作为训练数据,并在用户输入关键词如“蛇发女王”“异火环绕”“冷艳女帝”等提示词后,频繁生成高度相似于美杜莎角色形象的图片,部分输出结果在发型、服饰、瞳色、气质特征及标志性元素上几乎与原作一致。
原告方玄机科技有限公司主张,《斗破苍穹》及其角色“美杜莎”系其享有完整著作权的原创动漫形象,具有极高知名度和独创性。被告的行为不仅侵犯了其复制权、改编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更通过AI模型“学习—复现”的方式变相窃取创作成果,构成实质性侵权。
法院认为,尽管AI生成内容本身不直接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复制”,但当其输出结果与特定原创角色在视觉表达上构成实质性相似,且可追溯至未经授权的训练数据时,应认定为侵犯原作品著作权。尤其在本案中,AI生成图像多次精准还原美杜莎的独特造型细节,已超出合理借鉴或风格模仿范畴。
最终,法院判决被告立即停止提供相关AI模型服务中导致侵权的输出功能,下架侵权训练数据集,并赔偿原告经济损失及合理开支共计人民币85万元。同时,法院建议监管部门加强对AI训练数据来源合法性的审查,推动建立版权授权机制与技术过滤体系。
此案主审法官表示:“技术创新不能以牺牲他人智力成果为代价。人工智能的发展必须尊重原创、守住底线。”
业内专家指出,该判决为国内AI大模型企业在内容生成、数据训练等方面敲响警钟,或将推动行业建立更加规范的版权合规流程。未来,如何平衡AI发展与知识产权保护,将成为科技与法律共同面对的重要课题。

Y